德育天地
实践出真知劳动精神是在劳动实践中培养出来 发布时间:2022-07-02 04:34    点击: 次    责任编辑:    出处:原创
  秋色为伴,收成正好。祖国大地上处处五谷丰登,瓜果飘香,稻菽卷起千层浪。
  
  春发其华,秋收其实。今年秋分时值全国第四个“我国农民丰盈节”,西南大学银翔试验中学也迎来了他们的“大丰盈”。在校园的劳作教育实践基地里,同学们在老师的带领下挖花生、摘柚子、掰玉米、折豇豆,收成着劳作的果实,也收成着劳作的成就感与幸福感。这是校园劳作教育结出的丰硕成果。
  
  2020年3月,中共中央、国务院印发《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作教育的意见》,强调劳作教育是我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,要求全面遵循党的教育方针,坚持立德树人,把劳作教育归入人才培养的全过程。
  
  为切实落实劳作教育,树立长效机制,西南大学银翔试验中学着力构建劳作实践育人系统,以课程、社团、竞赛、志愿服务、研学旅行等多种方法为载体,充分并且创造性的整合利用资源,设立途径,探索开发赋有校园特色的劳作教育课程。现在,校园比较老练且独具特色的劳作教育课程主要有农耕劳作实践课程、环境适应性生计领会课程、经典传承、缤纷科技、厨艺大赛、志愿服务等。
  
  始于劳作,却不止于简略的劳作。
  
  校园利用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,创建劳作教育实践基地。基地占地20亩,内有稻田、菜地、藕田、果树林、鱼塘、养鸡场等。学生能够在不同的时节领会不同的农耕兴趣,春季翻土育苗、夏季施肥灌溉、秋季采摘收成、冬天池塘捕鱼。在农耕劳作实践中打破“四体不勤五谷不分”的传统教育坏处,用劳作托起我国梦。
  
  环境适应性生计领会课程是全校学生每学年的必修课,包括徒步拉练、户外生计领会、定向越野、越野长跑等几个项目,把课堂延伸到大自然,孩子们独立完成食材准备、搭灶砍柴、烧水煮饭、整理垃圾等项目。环境适应能力和根本生计能力在实践中得以培养,团结合作精神在潜移默化中得以凝练,生态文明认识逐步形成。
  
  每年11月是校园的经典传承主题教育月。在这个月内,校园多方整合资源、深入民间、遍请名师,将民俗文化引入校园,学生在传统手工艺人的指导下,领会学习剪纸、扎染、陶艺、刺绣等传统手工,将劳作教育与文化传承相结合,让孩子学经典、爱经典、传经典。
  
  校园每年一届、每届持续一月的缤纷科技节也是劳作教育的主要平台,让孩子们接近前沿科技,自己动手拆装、制作、试验、领会科技产品,玩出他们的稀缺竞争力。当灵巧的双手和智慧的大脑相结合,创造出能够预见的美好未来!
  
  每学年,学生厨艺大赛造就舌尖上共同的西大银翔!孩子们在竞赛中大展厨艺,切菜、炒菜、摆盘,包饺子、包汤圆、包粽子。厨艺大赛上不仅有令人垂涎欲滴的食物,还有令人赞叹的厨艺和创意。孩子们在竞赛中收成掌声,在实践中领会劳作兴趣。
  
  志愿服务是校园劳作教育系统的组成部分,校园大力拓展校外劳作教育实践基地,建立“西大银翔小红帽”志愿者服务队。学生走进福利院、敬老院、特别校园等开展志愿者服务,为老人和特别群体带去协助和快乐。劳作的领会灌溉爱心的种子,培养具有健全人格的栋梁之才。
  
  实践出真知,劳作精神是在劳作实践中培养出来的。
  
  西南大学银翔试验中学构建劳作实践育人系统,开设劳作课程,拓展多场景的劳作实践场所,让劳作教育真正落地,安排学生实实在在地劳作,让学生在劳作中出力流汗,接受锻炼,磨炼毅力,促进学生夯实劳作之根基、养成劳作之习惯、培养劳作之素养、获得劳作之情趣,领会劳作最光荣、劳作最巨大、劳作最美丽的道理。